1、索尼作为康熙的辅助大臣,四大顾命大臣之一,在政治场中享有很高的地位,能与索尼攀上关系的大臣们,或多或少都是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,并且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特长之人,而索额图从小便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中,不可不说,对他的影响巨大,导致了他少年老成,看待问题时比一般人更能抓住重点,也更能看出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。
你好,索额图(1636年-1703年),赫舍里氏,清代康熙年间权臣,满洲正黄旗人,大学士索尼第三子,孝诚仁皇后叔父,世袭一等公。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(1636年)前后,生于盛京。
赫舍里·索额图(?-1703年),姓赫舍里氏,满洲正黄旗人,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之子,康熙孝诚仁皇后叔父,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。赫舍里·索额图初任三等侍卫,直接晋升一等。康熙七年(1668年),任吏部右侍郎。历任一等侍卫、国史院大学士兼佐领。
索额图(1636年-1703年),赫舍里氏,生于盛京。清代康熙年间权臣,满洲正黄旗人,大学士索尼第三子,孝诚仁皇后叔父,世袭一等公。康熙八年(1669年)至四十年,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、保和殿大学士、议政大臣、领侍卫内大臣等职,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。
这个人就是索额图。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,索尼是康熙的辅政大臣,在他们的家族一直都是清朝势力很大的家族。索尼死了之后,家族的重担就放到了索额图的肩上。在扳倒鳌拜的过程中索额图就一直在康熙的身边,最后擒住鳌拜的摔跤手就是索额图训练出来的。
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子,康熙朝的重臣,也是皇亲国戚。他纵横朝堂数十载,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,最终却落得一个本朝第一罪臣的下场。
《康熙王朝》有这样一个情节,康熙看到索额图认罪的奏折大怒说道,这些罪状即使索额图认罪,他也不会认。康熙继位的时候,索尼力荐皇上亲政。铲除鳌拜的过程中,索额图安抚众臣,为康熙争取时间,称得上是尽心竭力。康熙待索家不薄,索额图的女儿被封为皇后,外孙被封为太子,自己也位及人臣。
1、为了能牵制鳌拜,孝庄太后选择了索尼的孙女,索额图的侄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的原配皇后,也就是后来的孝诚仁皇后。
2、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,不是Sony的儿子。索额图(1636年-1703年),赫舍里氏,清代康熙年间权臣,满洲正黄旗人,大学士索尼第三子,孝诚仁皇后叔父,世袭一等公。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(1636年)前后,生于盛京。
3、父亲:赫舍里·索尼,索额图是他的第三子。康熙六年去世,索额图继承了他的爵位。 哥哥:噶布喇。弟弟:柯尔坤。儿子:格尔芬。女儿:赫舍里氏·乌云珠,字蕊仙(大学士伊阿桑之妻),赫舍里氏(李锴之妻),小赫舍里氏。
4、索额图(1636年-1703年),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,姓赫舍里氏,满洲正黄旗人,清开国功臣索尼的第二子,世袭一等公。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(1636年)前后,生于盛京(现沈阳)。满洲正黄旗人,赫舍里氏。辅政大臣索尼之子,康熙皇后叔父。初任侍卫。
5、索额图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辜负其父的期望的,他作为索尼最有出息的儿子,在他人生的大半辈子里,他确实做到了延续索氏一门的荣光,也不负所托,官拜宰相,带领着索氏一族走向了新的起点。
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子,康熙朝的重臣,也是皇亲国戚。他纵横朝堂数十载,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,最终却落得一个本朝第一罪臣的下场。
索额图之所以会被康熙定为清朝第一罪人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没有辅佐好太子,毁掉了康熙最后的希望,所以康熙才会这么恨他。
索额图是因为唆使太子密谋篡位,成为清朝第一罪人的。满族人民从马中获得了世界。索额图的祖先以前来自哈达部落。他的祖父和叔叔后来依附于努尔哈赤,被努尔哈赤重用。索额图的父亲索尼托在他一生的命运中只是一名一流的保镖,由于在战斗中的成功而不断得到提拔。
这也就引起了康熙的强烈不满。其实索额图是太子的舅舅,出于自己的利益和太子东宫之位着想,他一直给太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;康熙知道后大发雷霆,再加上原本就已经对索额图心生忌惮,于是就借此机会将索额图一举铲除,而索额图最后也在牢笼中病死,结束了自己辉煌又落寞的一生。
1、年被圈禁饿死。赫舍里·索额图(约1636年-1703年),号愚庵,生于盛京,满洲正黄旗人,大学士索尼第三子,孝诚仁皇后叔父,清代康熙年间权臣。其先后在计擒鳌拜、平定“三藩之乱”、中俄边界问题、三次随康熙讨伐噶尔丹中发挥重要作用,是辅佐康熙的能臣。
2、索额图之死,可说是自寻死路。他出生在贵族世家,出身显贵,其父索尼对清朝、对皇权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,自己上位的同时顺带着将儿子和孙女一起送上了权利之路,可说但凡索额图明智一些,都不会落得被皇帝幽禁致死的下场。
3、索额图从早年的辅弼重臣到本朝第一罪人,全因其与太子密谋篡位,被康熙发现,结果活活饿死在监牢里。索额图是康熙四大辅臣索尼之子,他的侄女是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正,家世背景实力是相当雄厚的。